作者 | 奈斯比特夫妇
约翰·奈斯比特:世界著名经济学家,享誉全球的未来学大师
作者简介:世界知名未来学家。成功预测了网络的兴起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出现的第一人。曾任美国肯尼迪政府教育部副部长、约翰逊总统特别助理。他是深受中国、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等多国国家领导人重点关注的外国专家,曾多次访问中国并会见中国领导人,是邓小平等三代中国领导人的座上宾,被授予201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并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接见。
《大趋势》一书被誉为“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三大巨著之一,奠定其作为顶尖未来学家的坚实地位,时任中国领导人将其列为司局级干部必读。2009年应中国领导人之邀撰写《中国大趋势》一书。
多丽丝·奈斯比特:全球趋势观察家,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院长,国际著名青少年成长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国际女性论坛(iwf)会员
作者简介:多丽丝曾任欧洲最大的私立大学——约翰·奈斯比特大学校长。现任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及莫斯科斯科尔科沃开放大学客座教授,获韩国釜庆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多年来,多丽丝用自己的成功经验积极支持青少年成长教育和发展,坚持在《中国青年报》的双周开设专栏——“名师大讲堂”。《青年文摘》、人民网、中新网等重要媒体还多次转载专栏文章。
2000年,多丽丝与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结为伉俪,合著了多部优秀作品,包括《世界新趋势:“一带一路”重塑全球化新格局》《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对话中国模式》等。
他山石-威尼斯37266
1、对中国来说,传统人力资本结果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减弱,如何重拾人力资本优势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构成部分之一。
2、中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叫“高考”。也许有很多人都认为,这种“一考定终生”的教育模式并不十分科学,但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众多学生,尤其是出身贫寒和家境普通的人,能够快速出类拔萃的最公平的捷径了。
3、中国是教育大国,但现在更应该向教育强国去转型,发展普惠而又高质量的教育。
4、人才有两种,我们必须区分好。一种是在任何教育制度下都能脱颖而出的奇才,一种是需要好的教育制度滋养和培育才能成功的普通人才。人才并不总是能够自动成功的,人才也需要滋养和引导。
5、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习得学习的方法,从而能够终身学习。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不管是我们这一代还是我们的下一代,都要尽可能地去获得更好的教育,而且最好能与自身的才华相匹配。
以下为正文
中国在工业革命前的一千多年里,一直都是世界的佼佼者。在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发展的天平开始向西方世界有所倾斜。但我依然被中国征服了,确切地说,是被中国人民征服了。中国人非常热情,极富同情心,并且非常愿意学习和提升自我。
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崛起和高速发展是个奇迹,是人类历史上不多见的成就之一。在不到两代人的时间里,从对外封闭的角色成功融入了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改变了全球的生产链和投资链。中国让世界各地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去享受更广泛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给国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但不能否认,中国经济模式面临的挑战也正在增加,这种建立在高成本、高污染、低福利基础上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被解决。中国需要在政策上更加透明,尽快实现法制建设以及财产权改革。每个国家的发展要面临的挑战都是巨大的,对中国来说,首要的挑战就是改变下一代中国人的思维。
中国有一句至理名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很认同这一观点。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计民生。教育不仅起着传承文化和知识的作用,更起着价值观建立和重塑的作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教育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一个国家在未来是否有发展潜力,取决于它现阶段的教育发展水平;而一个人在未来是否有发展潜力,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的受教育程度。值得注意的是,我所说的受教育程度,不只包括他的学历,更包括这个人的知识构成。
学历高,只能证明他是个好学生,他很擅长学习,但是这个世界,学习能力只是我们众多能力中的一种,仅仅具备高超的学习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与他的知识构成是不匹配的,那其实也是受教育程度不足的一种表现。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许你自认为所从事的工作和你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是匹配的,但是随着你工作的深入,你会发现有很多不匹配的地方,这就需要你不断地学习,从而能够让自己的知识构成匹配地上你的工作。即使你是一个卓越的、能力出色的员工,随着你成为小组长、主任之类的管理层,你除了要学习业务知识之外,还要学会如何管理下属,如何领导团队,等等。这些管理类的知识,抑或是其他领域的知识,虽不是你最初业务能力所要求的,但现在也是你岗位职责要求的一部分,你也要努力地去学习,才能匹配得上这份工作。
除此之外,在科技的作用下,我们的社会、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在飞速发展着。对中国来说,传统人力资本结果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减弱,如何重拾人力资本优势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构成部分之一。对大多数人来说,许多技术革命和科技创新都只是流行词汇而已,但如果这些技术手段和你的工作是有交集的,那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增强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丰富自己的知识构成,才能不被时代撇下。
有一个调查研究曾显示出一个有趣的结论,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的贡献,在1988年到2015年间,全球145个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显著下降。如果剔除中国和印度的样本数据,2015年的不平等程度反而会高于1988年的数据。我想,这与中国在教育领域的重大进步是不可分的。
中国是人口大国,在1949年前,80%的人口是文盲,随着中国普及义务教育,文盲率已经大大降低,现在大概是5%左右。中国是教育大国,但现在更应该向教育强国去转型,发展普惠而又高质量的教育。中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叫“高考”。也许有很多人都认为,这种“一考定终生”的教育模式并不十分科学,但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众多学生,尤其是出身贫寒和家境普通的人,能够快速出类拔萃的最公平的捷径了。中国今年有800多万大学毕业生,如何为他们创造合适的就业机会是一大挑战。我们看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政府第一次将就业政策提升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地位。与此相对应的是,许多毕业生最终获得的薪水与期望值的差距较大,这值得我们深思。
人才有两种,我们必须区分好。一种是在任何教育制度下都能脱颖而出的奇才,一种是需要好的教育制度滋养和培育才能成功的普通人才。天才在这个世界上,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下,总能大行其道、大放异彩,但是无数的普通人才却因为效果不佳的教育体制而默默无闻。人才并不总是能够自动成功的,人才也需要滋养和引导。中国有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拥有了金钱、别墅等等,但就是有点缺乏理想的教育。中国的教育体系确实能够支持一定的人才,中国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中经常名列前茅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就像我前面所说的,生命中重要的远不止正确的答案和课本上的标准知识。中国现在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创新型人才,这个世界已经与他们的老师所成长的世界完全不同。尽可能地给每个孩子以所有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滋养,这将为开放和好奇的心智做好铺垫,也为未来面对迅速变化的工作环境所需要的灵活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现在一共有6个孩子,14个孙子。所以,我想你们可以想象教育对我们有多重要。考虑到教育,我认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两件事:一是我们给孩子教什么?二是我们怎么教?我们大部分人的教育积累,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过去的经验。经验就像在你背后的一盏灯笼,它会为在你身后的人照亮前方的路。在教育方面我们也需要做的是,让我们的前面也有光引领着我们。
我们必须向前看,21世纪的教育与20世纪的教育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今天,我们既无法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也无法预测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将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得到应用。既然如此,那最重要的是什么呢?知识本身的内容仍然是教育的基础。但是我们必须有其他的基本技能,比如社交技能,它们和知识内容一样重要。
知识内容在所有领域仍然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如果不是关键的竞争优势,那就是培养我们的智力好奇心,培养我们的社交技能,培养我们如何处理冲突、沟通技能和语言技能。正是这些技能将成为21世纪竞争优势的基础。
那么我们该如何教授这些技能呢?
科学家曾进行过一个实验,然后他们发现,普通人和天才之间的差别只有0.1%到0.4%。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只有一点点细微的差距,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最后天差地别的不同呢?
在我看来,真正有区别的是,我们得到多少支持,我们的才能得到怎样的综合开发,而这必须很早就开始,一个孩子早期几年教育的重要性往往比我们一般认为的要大得多。因为我们每个人3岁前,学到的比我们余生学到的更多。我们必须一出生就保有好奇心,必须专注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是专注于补自己的短处,这些短处在未来生活中可能一点都不重要。
不用多说,我想吉莉安·林恩(gillian lynne)的成长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吉莉安·林恩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在学校成绩极差、表现欠佳、麻烦不断,是个典型的差生,甚至于她的老师都看不下去了,找到家长说:“你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可能更适合一些为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建设的学校。”这让她的母亲非常担心,所以她和吉莉安就去看了医生。医生跟吉莉安说了几句话,对她母亲说:“我们出去,离开房间吧。”然后医生打开了收音机,他们一到外面,吉莉安·林恩就开始跳起舞来。医生告诉吉莉安的妈妈,“你的孩子没问题,她就是一个跳舞和运动方面的天才。”现在,吉莉安·林恩怎么样了呢?2 0岁的吉莉安就成为了英国皇家威尔斯芭蕾舞团首席舞蹈家,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后来,她成为了伦敦国家歌剧院非常著名的芭蕾舞演员和编舞家,她与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合作,为《歌剧魅影》、《飞天万能车》和其他许多音乐剧编舞,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猫》,她事业非常成功。那是什么塑造了她的成功呢?那就是让她的特长成为她家庭教育的重点。所以我们要鼓励老师和家长们,关注孩子的才能,帮助他们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并支持他们去做。
以我自己的一生来说,我在高中第一年就辍学了,在打印店做学徒,当时的主要工作非常枯燥,就是机械地给打印机续纸。然后我去做了挖埋电线杆土坑的工作,同样枯燥但是薪水比之前好一些。17岁时,我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服役的两年时间里开始读书。退役后,犹他大学接受我为临时性学生,因为我没有高中毕业证。我在犹他大学,竞选成为学生会主席,以全优成绩毕业,然后开始了自己的事业。现在回头看,我似乎并没有准备好接受高中能教给我的东西,最后却直接为上大学做好了准备。每个人的学习阶段和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我现在理解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习得学习的方法,从而能够终身学习。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不管是我们这一代还是我们的下一代,都要尽可能地去获得更好的教育,而且最好能与自身的才华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