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不断革新,研发成果持续涌现,人工智能也正从技术研发稳步走向产品应用:百度的自动驾驶汽车,阿里巴巴的智慧城市系统,小米的智能音箱,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系统……毋庸置疑,人工智能热潮正席卷中国。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所取得的成就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目共睹。近日,他山石专家、牛津ai大神伍尔德里奇曾在financial times上表示:过去,美国一直主导人工智能领域,而如今,中国的人工智能已迅速崛起,并且正在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牛津ai大神伍尔德里奇是欧洲第一人工智能权威,熟识人工智能的产、学、研整个链条。迈克尔·伍尔德里奇早在1997年创办了欧洲计算领域的卓越网络agentlink,当时堪称欧洲学术界的宠儿。2012年,他加入牛津大学,此前在利物浦大学做了12年的计算机科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和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s)等。
2015年,他当选为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主席。《人工智能研究杂志》副主编、《人工智能杂志》副主编。美国人工智能协会(aaai)、欧洲人工智能学会(eurai)、人工智能与行为模拟协会(aisb)、英国计算机协会(bcs)、欧洲科学院成员。
他山石-威尼斯37266
尽管人工智能的发展在过去60年里波澜迭起,但美国在这一领域上的霸主地位却始终保持不变。当然,其他地区也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重要贡献,只是一直以来,每条人工智能系统的全球性重大新闻都来源美国。
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罗夫的deepblue是ibm的系统;2005年展示无人驾驶汽车性能的stanley机器人由位于硅谷中心的斯坦福大学研发而成;如果再深挖一点,美国主导人工智能的原因就会变得清晰很多——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每个关键科研项目,都得到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资助。
但如今,美国的人工智能霸主地位正遭遇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随着人工智能热潮的不断升温,中国作为全球力量突然崛起,人工智能实力迅速提高,直逼美国。
有一种简单但十分有用的方法,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科学力量,那就是观察一个国家在前沿科学领域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的总部位于美国,该协会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会议,该会议被视为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科学会议之一。每次会议,科学界的研究员们都会提交上千篇学术论文。
该会议于1980年首次举办,短短几年内,就一共接待了约5000名代表。80年代,该会议由美国主导,当时,会议上还没有一篇论文来自于中国研究所的研究员。到了1998年,美国依然占主导地位,从中国来的论文只有一篇。但时至今日,情况已截然不同。2018年2月,在新奥尔良举行的的大会上,中国一共提交了1242篇论文,比美国提交的934篇论文多了25%。更有说服力的是,大会采纳认可的中国论文数量只比美国少了3篇。
由此不难得出,在人工智能领域上,中国已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并且正在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
那么,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什么能突然之间变得如此卓越呢?其原因可以用一个词总结:规模。
第三次人工智能热潮的背后是机器学习技术,该技术主要研究机器如何通过模拟人类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从而像人类一样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改善自身性能,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机器学习的主要原料就是数据,大规模的数据既是机器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目前机器学习技术严重匮乏的东西。比如,无人驾驶汽车为了识别人脸,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而这些“训练数据”正源于我们每天上网产生的数据。
中国市场人口庞大,其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总和,因此,中国公司在获取大规模的数据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现在,像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中国科技公司,在用户数量和市值方面都是全球巨头。例如腾讯的微信,这款app在中国有将近10亿用户,每天都可获取庞大的数据流。此外,更重要的是,这些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上都在以惊人的规模进行投资。
正如百度前首席科学家吴恩达所说:“人工智能就是新电力,就好像100多年前电力转变了许多行业一样,人工智能在未来也将引发行业的转型升级。”若是如此,中国将很有可能像发电机一样,在未来几十年里,为世界人工智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